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: 365体育在线直播>新闻>工作动态>局属单位

“高空锐眼”紧盯东海环境--中国海监飞机监测东海油轮碰撞事故海域侧记

 

来源:中国海洋报  发布时间:2018-01-19  [打印本页] [关闭窗口]

    ■ 中国海洋报记者 王自堃

 

    3000米高空、飞行时速220公里,打开机舱窗户,向下拍摄海面……1月15日,《中国海洋报》记者搭乘中国海监固定翼飞机,飞临东海油轮碰撞事故海域。365体育在线直播东海航空支队队员守在舷窗旁,专注地进行监视监测、拍摄海面目标。

 

    “寒冷”高空抢拍事故现场

 

    15日上午11时许,中国海监B-3837固定翼飞机从浙江舟山普陀山机场起飞,执行自东海油轮碰撞事故发生以来的第5个架次任务。登机前,队员提醒记者:飞行时间长,高空气温低,要带上厚衣服御寒。

 

    机舱内空间有限。两名机长在驾驶室,乘员舱约为一辆中巴车大小,有4个固定座位,一个临时座位,靠近驾驶室的地板上布满了监测仪器。乘员舱前端两侧各有一个便于向外拍摄的鱼眼观察窗,但记者后来发现,要想在千米高空拍摄到高清画面,只有通过机舱后部的两个可开关窗口。临时座位就在其中一个窗口下方。

 

    机上除两名记者外,另有3名东海航空支队队员,其中两名操作监测设备,另一名是支队执法队队长章悦。他负责与机长协调作业飞行路线,并担任空中拍摄。

 

    起飞机场距事故海域约300公里。一个半小时后,飞机来到了目标海域上空,高度从3000米下降到1500米。记者拍了几张海面上的船只照片,都不够清晰。噪音爆棚的机舱内很难用“语音”交流。这时,坐在临时座位旁的章悦一把拉开小窗,示意记者:拍!

 

    由于经验不足,镜头伸出窗口一点,就被狂风吹得乱晃,稍稍回退后,终于拍到了“高清版”照片。窗外呼啸的寒风让记者领略了什么是“高处不胜寒”,同时也恍然意识到,临时座位上的章悦一直紧挨着一扇“寒窗”!

 

    东海留下“黑色泪痕”

 

    从朵朵白云间凝视蔚蓝海面,几道阴影掠过视野。条带状的暗影散布在海水表面,像是大海流出的“黑色泪痕”。

 

    章悦拿起拍摄设备,对准这些“黑色泪痕”一阵猛拍。看来这就是事故船舶溢出的油污带了。放下相机,章悦走到乘员舱前部,戴上耳麦与机长交流几句,又回过头向操作监测仪器的人员打出手势,示意他们可以启动监测。

 

    飞机在事故海域巡视时,海面上有多艘船舶执行除油作业与监视监测,在海面上拖曳出一道道白色浪痕。

 

    两名操作员不断接收着仪器发来的数据,章悦站在机长与操作员中间,不时俯身察看海面情况。紧张的拍摄中察觉不到时间流逝,转眼近两个小时过去了。飞机在事故海域绕行5圈、采集了7条测线后,于14时50分返航。

 

    16时15分,飞机降落普陀山机场。5个多小时的飞行过后,记者耳朵里仍然隆隆作响!

 

    保存珍贵视像资料

 

    1月7日夜,东海航空支队接到紧急命令,执法队员迅速从上海出发,于凌晨两点抵达普陀山机场待命。8日,全天大雨,飞机无法起飞。

 

    9日中午12时,航空支队在阵风8级的不利气象条件下毅然起飞,奔赴事故海域。此次飞行全程高度900米,气流颠簸强烈,队员迎难而上,应用机载可见光遥感设备获得了宝贵的油污扩散数据,这是东海油轮碰撞事故监测中首次使用航空遥感手段。

 

    14日13时,“桑吉”轮船体爆燃,现场一片火海。火场浓烟愈冒愈高,一度达到3000米以上。海监飞机此时的最低飞行高度只有600米,强烈的对流引发飞机剧烈颠簸。随行采访的媒体记者有的因晕机而呕吐。当日15时许,“桑吉”轮沉没,抵近飞行的支队队员记录下了这一瞬间。

 

    1月9日~15日,东海航空支队共执行应急监视监测飞行5架次。他们不畏艰苦的高空守望,为海洋环境监测部门从空中视角了解现场情况,及时掌握溢油分布、漂移扩散状况抢得了先机,有效支持了365体育在线直播在沉船海域持续开展的空—海立体监视监测。

 

 

 

 

     联系方式 | 网站地图 | 加入收藏    
365体育在线直播 版权所有
Copyright 2012 All right reserved